2025年5月21日,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的指导下,东莞银行在东莞市园区贷试点园区松湖智谷成功落地两笔园区贷业务,首次放款金额合计154万元。这一举措标志着东莞银行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据了解,东莞银行的园区贷产品在产业选择上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优先聚焦东莞市“8+8+4”产业体系,以及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外贸等重点产业集群的园区。同时,紧密结合东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充分借助信易贷平台,为试点园区企业提供无抵押、低成本、高效率的信贷支持,构建起“政策、产品、服务”三进园的创新业务模式。
政策引领,产品创新
东莞银行园区贷积极发挥政策传导作用,构建“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机制。首先,依托东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提供最高可达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贷款资金支持,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其次,有效运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入低成本贷款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结合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等贴息政策,为企业提供贴心的贷款贴息服务,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发展。
东莞银行园区贷突破传统授信模式,构建“场景数据+智能审批”双轮驱动体系。该产品创新“以租定贷”评估模型,将企业租金、水电能耗等经营数据纳入授信体系;开发园区企业大数据画像系统,对松湖智谷等试点园区白名单企业实现精准画像;建立“线上智能初审+线下专业尽调”双通道,对科技型企业实现最快3个工作日放款。
服务下沉,赋能园区生态
为更好地服务入园企业,东莞银行首创“三维立体”服务体系。物理层面,在产业园区内设立园区综合网点,在综合网点内设立贷款专窗,并配备专业对公客户经理,为企业提供便捷、专业的金融服务。机制层面,建立搭建“园长制”敏捷团队,由对公客户经理专人担任“园长”,牵头“总分支”协同走访园区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赋能园区小微企业。生态层面,开发“网格化经营平台”,充分利用产业园区企业“上下游就在上下楼”这一独特优势,深耕园区场景开展网格化经营,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东莞银行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紧密围绕东莞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持续加大“园区贷”产品的推广与落地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园区贷”产品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园区综合网点的服务质量,努力为园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东莞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周晓玲
图|受访者提供
